搜索
首页 《再和》 楩楠遇拙匠,血指成弃材。

楩楠遇拙匠,血指成弃材。

意思:楩楠遇拙匠,血指成放弃材料。

出自作者[宋]郑刚中的《再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蜡梅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段至“世路可怜窄”,诗人通过蜡梅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世道不公的愤慨。蜡梅虽生于寒冬,却能傲立雪中,不与群芳争艳,这种坚韧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然而,诗人也看到了世路的狭窄和险恶,这使得一些原本应该富贵的人反而被奸邪所利用。 “岩穴定奇瑰”至“壮心休自颓”,诗人开始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他看到了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如刘蒉、李郃等,这使他深感无奈。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坚信只要心怀壮志,就一定会有实现梦想的一天。 最后一段,诗人再次强调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道理,并鼓励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世俗所束缚。他呼吁人们要把握时机,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放弃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通过对蜡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赋蜡梅什,吁嗟何独梅。
天衢谁谓高,富贵容奸回。
世路可怜窄,岩穴定奇瑰。
刘蒉策如虹,李郃方为魁。
汉帝称盛礼,太史不得陪。
楚亦多在夫,灵均葬江隈。
天马絷四足,悲鸣谩徘徊。
楩楠遇拙匠,血指成弃材。
高冈凤鸣姿,灶下随烟埃。
泛观无不尔,何叹化为灰。
我俗劝处了,无庸画红腮。
我欲劝朝士,无庸巧相媒。
时来鸡犬仙,势去金石摧。
置器戒如斗,酌酒当如淮。
陶陶醉乡中,壮心休自颓。
小视造物者,令与儿辈偕。

关键词解释

  • 楩楠

    读音:pián nán

    繁体字:楩楠

    意思:亦作“楩柟”。
     
     1.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
      ▶《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楠豫章而剖梨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
      ▶宋陈翥《桐谱•器用》:“古今匠

  • 弃材

    读音:qì cái

    繁体字:棄材

    意思:(弃材,弃材)
    废材,无用之材。指物或人。
      ▶三国·魏·曹植《当欲游南山行》:“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晋·葛洪《抱朴子•务正》:“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