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萧然数卷书,三年冷掾出无驴。
意思:一室萧然几卷书,三年冷处长出无驴。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胡则大学正满秩趋京赋诗为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清贫自守、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的坚守,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愤慨。
首联“一室萧然数卷书,三年冷掾出无驴”,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有几卷书相伴,已经三年有余。这里,“萧然”一词,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而“冷掾”一词,则暗示了诗人曾经历过一段困苦的日子。
颔联“每因芳草忧鹈鴃,苦咏场苗羡白驹”,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因看到芳草而忧愁鹈鴃(一种鸟)的鸣叫,因看到场苗茁壮成长而羡慕那些自由奔腾的马。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俗吏何尝知大体,清朝方急用真儒”,诗人对当时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公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他认为那些庸俗的官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大道理,而朝廷却急切地需要真正的儒者。这里,诗人以激愤的语气表达了对朝廷用人制度的批评和不满。
尾联“燕台此去流声实,见说诸公诵子虚”,诗人以“燕台”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期待。他相信自己的声音将会流传下去,并且听说大家都称赞他的作品。这里,诗人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清贫自守、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的坚守,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愤慨。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和期待。这些元素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