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
意思: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魏都的现状和人民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言今魏都去,听我愿少休”,诗人似乎在向人们诉说魏都的现状,希望人们能够停下来,稍微休息一下,聆听他的心声。这为整首诗定下了沉重的基调,也暗示了诗人对魏都和人民生活的深深忧虑。
“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这两句描绘了土地上战马纵横,人民却生活在黄河流的苦难之中。这是对魏都现状的直接描绘,也是对人民生活困境的深刻揭示。
“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这几句诗描绘了黄河的奔腾不息,进入九州后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自古以来,黄河决堤泛滥一直是人们的心头大患。然而,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这更凸显了社会的困境。
“禹力顺而东,汉防筑其陬。完坏非一日,利害经千秋。”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治水策略的反思。大禹治水的策略是引导洪水向东方流去,而汉代的防洪工程则是从各个方向进行修筑。然而,这些工程并非一日之功,其利弊影响也需经千秋万代才能看清。
“主印无切责,治水莫轻谋。”这句诗表达了对当权者不重视治水问题的批评。治水并非儿戏,需要主印者切责实行,但现实却是治水问题被轻视,这无疑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
“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樽酒与歌舞,上客共优游。”最后两句似乎描绘了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场景,即当权者与客人饮酒作乐,歌舞升平。然而,这与前面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魏都的现状和人民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现实与理想、问题与希望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