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卧屏十八花·酴醿》 玉骨檀心不肯妆,牵丝引蔓过东墙。

玉骨檀心不肯妆,牵丝引蔓过东墙。

意思:玉骨檀心不肯妆,牵丝引蔓过东墙。

出自作者[宋]葛立方的《题卧屏十八花·酴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牵丝引蔓》,作者通过描绘牵丝引蔓的藤蔓植物,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赞美。 首句“玉骨檀心不肯妆”中,“玉骨”和“檀心”分别形容了牵丝引蔓的藤蔓植物的质地和颜色,同时也暗示了其高洁、不俗的气质。“不肯妆”则描绘了藤蔓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不矫揉造作,不需妆点。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命的赞美。 “牵丝引蔓过东墙”描绘了藤蔓植物在东墙边牵引着细细的茎蔓,这一场景也暗示了生命的繁衍和生长,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韧性。 “政须把酒酬清艳”一句中,“政须”表示了必须、应该的意思。在这里,作者表示应该以酒为酬,来酬谢这些美丽清雅的藤蔓植物。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意和尊重。 最后一句“莫待幽香閟枕囊”则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珍视。作者提醒自己和读者,不要等到这些美丽的藤蔓凋零之后,才后悔没有珍惜它们。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牵丝引蔓的藤蔓植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生命感悟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骨檀心不肯妆,牵丝引蔓过东墙。
政须把酒酬清艳,莫待幽香閟枕囊。
作者介绍
葛立方(?~1164),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关键词解释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

  • 玉骨

    读音:yù gǔ

    繁体字:玉骨

    意思:
     1.白骨,死者的骸骨。
      ▶宋·王安石《悼慧休》诗:“玉骨随薪尽,空留一分香。”
      ▶宋·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诗:“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檀心

    读音:tán xīn

    繁体字:檀心

    意思:
     1.浅红色的花蕊。
      ▶宋·苏轼《黄葵》诗:“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清·纳兰性德《洞仙歌•咏黄葵》词:“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
     

  • 东墙

    读音:dōng qiáng

    繁体字:東墻

    意思:(东墙,东墙)

     1.东边的墻垣。
      ▶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许人窥。”参见“东墙窥宋”。
     
     2.即东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