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意思:路到司州胜景长,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全文创作背景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韩翃送给他的朋友李湜落第后回归卫州并游河北的诗。在唐代,科举考试是人们晋升仕途的主要途径,而落第则意味着未能通过考试。因此,李湜的落第可能让他感到失落和沮丧。 其次,唐朝时期,人们常常通过游历来增长见识,寻求人生启示。李湜选择回到卫州并游历河北,也许是为了排解落第的郁闷,寻求新的灵感和人生体验。 最后,作为李湜的朋友,韩翃可能深感同情和鼓励,通过诗歌来表达他的祝福和期待。他希望李湜能在游历中找到新的方向和动力,重新振作起来。 综上所述,这首送别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李湜的落第、游历以及韩翃的祝福和鼓励等因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 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 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作者介绍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西山

    读音:xī shān

    繁体字:西山

    意思:
     1.西方的山。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文选•李密<陈情事表

  • 胜景

    读音:shèng jǐng

    繁体字:勝景

    英语:wonderful scenery

    近义词: 名胜

    造句:

  • 路出

    读音:lù chū

    繁体字:路出

    意思:路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唐·元稹《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又明年徙会稽,路出于杭,杭民竞相观睹。”

    解释

  • 山翠

    读音:shān cuì

    繁体字:山翠

    意思:翠绿的山色。
      ▶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唐·王维《华子冈》诗:“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宋·欧阳修《逸老亭

  • 清漳

    读音:qīng zhāng

    繁体字:清漳

    意思:水名。
      ▶漳河上流。源出于山西省·平定县南大黾谷。
      ▶《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
      ▶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浊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