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气歌》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意思:
或是攻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出自作者[宋]文天祥的《正气歌》
全文创作背景
文天祥的《正气歌》创作背景是他被元军俘虏后,在狱中度过三年艰难时光。在这期间,他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的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忠诚,不愿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狱中,他遭受了各种恶劣环境的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正气歌》,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操和浩然正气。
相关句子
一裘三十年,破裂不受绽。
-- 出自《寄子虡兼示子遹》作者:[宋]陆游
彼自承平吾破裂,题目原非一路。
-- 出自《念奴娇 方景两先生庙》作者:[清]郑燮
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嶔崎还更来。
-- 出自《辛卯岁应举过西峡渡》作者:[宋]林亦之
惜君忠义老无官,山河破裂泪欲乾
-- 出自《漳南示义军寄邑人谭野臣》作者:[宋]曾渊子
或为美官去,或为泉下尘。
-- 出自《寄宋次道中道》作者:[宋]梅尧臣
或为盘瓠孙,或为天狼妻。
-- 出自《西域图》作者:[宋]黄文雷
或为道士或为僧,混俗和光别有能。
-- 出自《绝句》作者:[唐]吕岩
盛雪或为孽。
-- 出自《春雪二首》作者:[宋]张耒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 出自《正气歌》作者:[宋]文天祥
精神遍八方,一散或为风。
-- 出自《寓言二首》作者:[宋]苏泂
上马能击贼,下马能草檄。
-- 出自《送萧晋卿西行》作者:[宋]李伯玉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 出自《太息》作者:[宋]陆游
善恶欠书谏,唾骂谁击贼。
-- 出自《夜梦蒙仲书监作二象笏与余各分其一觉而有赋》作者:[宋]胡仲弓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 出自《寄唐生》作者:[唐]白居易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 出自《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作者:[宋]苏轼
戕贼金钴鉧,击贼捣衣杵。
-- 出自《鸨衣杵》作者:[明]杨慎
岂非老不死,可以贼击贼。
-- 出自《谢朱汀守惠古风》作者:[宋]包恢
诗句原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作者介绍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关键词解释
破裂
读音:
pò liè
繁体字:
破裂
短语:
裂缝 裂口 开裂 披 皲裂 豁 绽 绷 龟裂
英语:
fracture
意思:
1.开裂;破损裂开。
破裂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