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翻嫌树,云归不辨山。
意思:月亮从树上翻嫌疑,云归不清山。
出自作者[明]雪山法师的《山居杂咏(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暮投岩下寺》是一首描绘夜晚投宿山寺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山寺的静谧、夜晚的神秘以及山水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暮投岩下寺,路失问潺湲。”描绘了诗人夜晚投宿山寺的情景。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投宿在山下的寺庙中,由于天色已晚,山路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迷失了方向,但潺潺的流水声却清晰可闻,为寂静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生动。
颔联“月出翻嫌树,云归不辨山。”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升起,月光透过稀疏的树叶,反而在树间翻腾,使得原本清晰的树木变得模糊不清。云归之后,天空变得阴暗,原本清晰的山峦也变得模糊不清。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山寺的神秘和静谧。
颈联“石桥临水断,茅屋映溪关。”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一座石桥横跨溪流,桥身似乎与水面断开,而茅屋则依水而建,与溪流相映成趣。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寺周围的自然之美,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尾联“别有高栖者,钟声杳霭间。”诗人通过描述高处的栖息者以及悠扬的钟声,表达了对山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一联为整首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寺夜晚的静谧、神秘和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山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