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赵鄂州》 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

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

意思:想想为我作西亭,徘徊在栏杆只明月。

出自作者[宋]章甫的《寄赵鄂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田家禾黍方登场》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农夫收割庄稼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和谐。 首句“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描绘了农夫们正在收割庄稼的场景,而枯桑索索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冬。天雨霜则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和农夫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 “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黄花篱落指的是篱笆上的菊花,象征着乡村的宁静和美好。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诗人与武昌使君的离别和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与武昌使君的分别,以及他带来的慰藉和思念。诗人想象着在西亭中思念武昌使君,徘徊在栏杆旁,只有明亮的月光陪伴着他。 诗人在描述乡村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感叹大材开府的悠闲生活,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无法享受这种生活,因为政声日随江水流,丹诏催归辀。这表明他无法摆脱官场的束缚,只能默默地等待归期。 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春雨中与朋友一起挥毫泼墨的场景,南风吹着船只驶向淮岸。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
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
武昌使君半年别,前日书来慰愁绝。
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
大材开府何优游,政声日随江水流。
赐金增秩未为宠,咫尺丹诏催归辀。
灯前春雨同挥翰,南风吹船着淮岸。
云间过雁唤愁生,短褐饭牛歌夜半。

关键词解释

  • 徙倚

    读音:xǐ yǐ

    繁体字:徙倚

    英语:pace up and down

    意思:犹徘徊;逡巡。
      ▶《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王逸注:“彷徨东西,意愁愤也。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想思

    读音:xiǎng sī

    繁体字:想思

    意思:想念。
      ▶《管子•内业》:“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
      ▶南朝·梁简文帝《与智琰法师书》:“伫望来仪,一日三岁,想思弘利益理,当无爽指。”
     

  • 为我

    读音:wèi wǒ

    繁体字:為我

    英语:self- regard

    意思:(为我,为我)
    战国时期杨朱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

  • 倚阑

    读音:yǐ lán

    繁体字:倚闌

    意思:(倚阑,倚阑)
    见“倚栏”。

    解释:1.见\"倚栏\"。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