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参政李提刑见和雁湖观梅》 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

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

意思:春天事何须羯鼓催,喜欢春天全看未开花的时候。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次韵李参政李提刑见和雁湖观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赞美了春天的静谧、美丽和期待。 首句“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诗人用“羯鼓催花”这一典故,表示春天不需要被喧闹的鼓声所打扰,安静地绽放出最美的花朵,这是对春天的尊重和赞美。而“好春全看未花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欣赏,他更喜欢春天的初始阶段,那时一切都还未发生,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期待。 “雨余庭院湖光湿,人倚阑干夕暝迟”这两句描绘了雨后庭院的美景,湖面波光粼粼,人倚栏杆,夕阳缓缓落下。这样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宁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 “正会意时俄起起,到忘言处谩期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美好时刻,情感激荡,想要表达却又无从说起的感觉。这是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最后,“雁湖饮散人归后,曾问梅花复几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留恋,就像雁湖边的人们在春天结束后会再次归来询问梅花是否又开了几朵一样。这里既有对春天的期待,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静谧、美丽和期待。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深深欣赏,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诗意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事何须羯鼓催,好春全看未花时。
雨余庭院湖光湿,人倚阑干夕暝迟。
正会意时俄起起,到忘言处谩期期。
雁湖饮散人归后,曾问梅花复几枝。

关键词解释

  • 羯鼓

    读音:jié gǔ

    繁体字:羯鼓

    英语:a kind of drum used in ancient China

    意思: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起源于印度,从西域传入,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
      

  • 春事

    读音:chūn shì

    繁体字:春事

    意思:
     1.春耕之事。
      ▶《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
      ▶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宋·王初寮《履道像州上元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花时

    引用解释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