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意思:何须浅碧深红色,从这些花中的第一流。

出自作者[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全文赏析

【注释】: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十四字形神兼备 ,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前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常生于高山之上 ,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暗淡”、“轻黄”二词,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禾农 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自有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
以下转入议论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妨,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在“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 》,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作者介绍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关键词解释

  • 第一流

    解释

    第一流 dìyīliú

    (1) [first]∶地位,重要性或价值最高

    当今第一流的美国演员

    (2) [first-rate]∶极好的

    (3) [high]∶列为最好的、头等的或最合格的

    要是一个叫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中第

    读音:zhōng dì

    繁体字:中第

    意思:I

     1.中等的等第。
       ▶《通典•选举一》:“桓帝·建和初,诏诸学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国明经试,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为中郎,中第十七人为太子舍人,

  • 一流

    读音:yī liú

    繁体字:一流

    英语:top-grade

    意思:
     1.一类;同一类。
      ▶晋·葛洪《抱朴子•穷达》:“或问一流之才而或穷或达,其故何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