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池杂咏五首·水月》 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意思: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南池杂咏五首·水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师在夜晚池边观月的场景,表达了禅师内心的空灵和皎洁的月色。 首句“夜夜池上观”点明了禅师每晚都在池边观月,表现出禅师的宁静和专注。第二句“禅身坐月边”则描绘了禅师在月色下静坐的场景,表现出禅师的超然和清净。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寂静、清幽的夜晚,让人感受到禅师的内心世界。 第三句“虚无色可取”表达了禅师对世界的理解,他认为世界是虚无的,没有实质的颜色可取。这表现出禅师的空灵和超越,他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第四句“皎洁意难传”则描绘了月色的皎洁,表现出禅师对月色的赞美和敬畏。然而,月色的皎洁难以用言语表达,这也暗示了禅师的境界难以言传。 第五句“看向空心了”是诗的转折点,禅师开始向内心寻求真理。第六句“长如影正圆”则表达了禅师内心的空灵和圆满,他通过内心的观照,看到了世界的本质,也看到了自己的本性。月影的圆正是禅师内心的圆满的象征,这也表现出禅师的清净和自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师在夜晚池边观月的场景,表达了禅师的空灵、超然、清净和自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禅师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对月色的皎洁和世界的虚无的理解。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禅诗,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师的内心世界,也启示了读者对世界的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
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
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皎洁

    读音:jiǎo jié

    繁体字:皎潔

    英语:bright and clear

    意思:(皎洁,皎洁)

     1.明亮洁白。
      ▶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

  • 无色

    读音:wú sè

    繁体字:無色

    意思:(无色,无色)

     1.没有颜色。
      ▶《淮南子•原道训》:“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 可取

    读音:kě qǔ

    繁体字:可取

    英语:desirable; advisable; recommendable

    意思:可以选用、取用;值得学习或赞许。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得十九人,余

  • 虚无

    读音:xū wú

    繁体字:虛無

    短语:抽象 纸上谈兵 迂阔 空洞 悬空 泛 空洞无物 肤浅 架空 虚幻 空虚 言之无物 空空如也 虚无缥缈 无意义 华而不实

    英语:nihility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