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倦寻芳 春词》 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

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

意思:烟在风花,妆点春愁没有好。

出自作者[元]洪希文的《倦寻芳 春词》

全文赏析

《倦寻芳·春词》是元代诗人洪希文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抒伤春怨别之情。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上片写暮春景色。开头三句“莺蝶太匆匆”,直写莺与蝶,以莺蝶之匆匆,来反衬人之失落怅惘。这三句可与李煜的名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参读,但情境、意蕴却并不相同。李煜慨叹的是“朝来寒雨晚来风”,而洪希文感叹的则是莺蝶太匆匆。这匆匆而去的莺蝶,使本来已见阑珊的春光更显衰残,因而自然引起了对春天归去的惋惜和对流年暗换的伤逝。正是在这种黯然销魂之中,词人不禁要问:为什么那能让人留连忘返的春色竟匆匆而过呢?这一句一往情深的设问,将惜春伤时的悲凄情怀表现俱足。接下来两句,词人不再明言自己对春天眷恋的心情,而是宕开一笔,转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自与”二字赋予春以人的灵性,着意写出它的殷勤多情:春天啊,你有心留住我吗?然而你又是如何留住我呢?作者这里虽从杜甫诗中化出,但却翻出了新意。杜诗云:“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此诗说的是因为客人来了,主人才会打扫花径开门相迎;而洪词则说:即使我不曾有心登临,但你却依然不辞路远前来把我挽留。在这里,春天成了一位深情多感而又极富女性特征的形象。她留住词人并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完全是出于一种内在的情感需要。如果说杜甫诗中的春天是一位盛情难却的主人的话,那么洪词中的春天则是一位感情真挚的朋友。这一点颇似于苏轼笔下的花枝欲动的小莲。词人以其高超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春天写得妩媚多情、体贴温柔。 下片抒伤春怨别之情。首句“琐窗还是冷薰炉”,承上启下,将上片末留待回答的问题补足作答。女主人虽然有心挽留住她的这位老朋友——春天,可是都怪她疏忽大意,没有及时地插上薰炉准备好迎候它的到来。不过好在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疏忽,于是连忙点燃薰炉,想要驱走料峭的春寒,给远方归来的春天一个温暖的怀抱。这一句看似平平叙事,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女主人一直在思念着春天的来临;她始终对春天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她对春天的感情是那样缠绵悱恻、深沉执著;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正因为如此,所以此刻发现迎候春天的准备还未做好时,便急忙忙地燃起薰炉,生怕再一次失去了春天。由此可见,女主人不愧为一位至情至性的真纯女子。接着后两句“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夕阳楼”,又转换了一种笔墨。此处是借唐人白居易《琵琶行》所描写的“商人妇”对“轻薄儿”的怨愤之情和“暮去朝来颜色故”的不幸遭遇,以及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所写的“夕阳楼”之荒凉景象入词。表面上这是在写作者听到邻居家传来的琵琶声和看到落花飘满夕阳楼的景象时所产生的感触和联想;实际上却是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女主人本想好好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可是东风却不怜惜她那思春的心情,毫不迟疑地带走了她那值得珍惜的青春年华;而东风吹落的片片花瓣也正像她自己的命运一样,随风飘荡到夕阳楼上。这真是命薄如花啊!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女主人内心的凄苦和悲凉! 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流畅而又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阔大而又沉郁苍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卧鸭炉边,翔鸳屏底,正断肠处。
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
贪睡海棠酣晕脸,欹眠杨柳狂飞絮。
倚东风,子规叫月,乱莺啼树。
尽游赏吞花卧酒,握月担风,谁诉离绪。
镜里朱颜,还被青春领去。
**红飞愁万点,丝丝绿织愁千缕。
这光阴,那堪几番风雨。

关键词解释

  • 风花

    读音:fēng huā

    繁体字:風花

    意思:(风花,风花)

     1.风中的花。
      ▶《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卢照邻《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 烟草

    解释

    烟草 yāncǎo

    [tobacco plant] 一种高而直立的一年生南美洲的草本植物(Nitotiana tobacum),具有卵圆形倒披针形叶片和由管状白色粉红花组成的圆锥花序

    引用解释

    亦作“烟草

  • 无数

    读音:wú shù

    繁体字:無數

    短语:博 过剩 成千上万 重重 好多 多 过多 衮衮 洋洋 许多 浩大 诸多 很多 森 广大 丛 浩繁 累累 多多益善

    英语:numberles

  • 妆点

    读音:zhuāng diǎn

    繁体字:妝點

    英语:decorate; dressup; deck out

    意思:(参见妆点,粧点)

    近义词: 打扮

    <
  • 春愁

    读音:chūn chóu

    繁体字:春愁

    意思:春日的愁绪。
      ▶南朝·梁元帝《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唐·李白《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唐·张祜《折杨柳枝》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