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行吟二首》 代北马如云,由来重取舍。

代北马如云,由来重取舍。

意思:代北马如云,由于来重新取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行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回归自然、远离纷扰的渴望。 首段“持辔趋代北,妄意希名马”,诗人开始表达他对代北名马的向往,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社会不公的无奈和愤慨。这里代北马如云,由来重取舍,意味着马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重取舍现象的不满。 第二段“王官待才能,高下不苟且”,诗人借代北马的形象表达他对用人制度的看法,认为应该以才能为标准,而不是以权贵或金钱为标准。这种高尚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不满情绪。 第三段“行都未修饬,黄金谁变瓦”,诗人对社会的批评更加尖锐,指出社会风气不正,金钱和权力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真正的才能却被忽视。这种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不满。 最后一段“吾当保吾真,甘归事田野”,诗人决定回归自然,远离纷扰,保持自己的真实本性。这种选择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名马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持辔趋代北,妄意希名马。
代北马如云,由来重取舍。
王官待才能,高下不苟且。
行都未修饬,黄金谁变瓦。
吾当保吾真,甘归事田野。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北马

    读音:běi mǎ

    繁体字:北馬

    意思:(北马,北马)
    北方的马。借指胡骑或金兵。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建炎当三祀,北马将饮江。”

    造句:地址:

  • 如云

    读音:rú yún

    繁体字:如雲

    英语:cloudlike

    意思:(如云,如云)

     1.形容盛多。
      ▶《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传:“

  • 取舍

    读音:qǔ shě

    繁体字:取捨

    短语:拣 拣选 摘 精选 捎 选取 挑选 挑三拣四 挑拣 卜 挑挑拣拣 选萃 选项 挑 选 抉择 择

    英语:accept or reject

  • 代北

    读音:dài běi

    繁体字:代北

    意思:
     1.古地区名。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诗:“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