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意思:
忽然前面尘外干,远访问区中沿。
出自作者[唐]颜真卿的《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
全文创作背景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颜真卿。他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他在扬州旅居时的生活经历有关。当时,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被迫从长期居住的洛阳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在秋日的一天,他登上南朝旧垒吴公台,观览南朝古迹,感慨万分,因此写下了这首吊古之作。诗中的瑶台寺就是他在扬州时游览的一处古迹,而圆寂上人则是他怀念的一位友人。
相关句子
微云起前础,出山忽纡余。
-- 出自《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作者:[宋]李廌
老病忽纡怀旧作,长吟犹忆曲江春。
-- 出自《吏部顿郎中起陆尚书佃与同年因迎哲宗神主集》作者:[宋]苏颂
人间尘外。
-- 出自《清平乐·人间尘外》作者:[宋]向子諲
今见尘外镳。
-- 出自《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遂陪尘外踪。
-- 出自《韦侍郎山居》作者:[唐]王维
侧闻尘外游。
-- 出自《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作者:[唐]王维
社里诗人,尘外江村。
-- 出自《行香子 潭名士黄古山,名其北郭别业曰尘外》作者:[元]卢挚
尘外趣,有谁识。
-- 出自《贺新郎·自愿卑栖翼》作者:[宋]冯取洽
兹时轸远念,忆尔倦游非。
-- 出自《返赵怀唐一学何体》作者:[明]陈束
闺人感寒至,一轸远人情。
-- 出自《始闻早砧》作者:[明]张羽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 出自《登江中孤屿》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摆落区中缘,无边广弘愿。
-- 出自《独游青龙寺》作者:[唐]顾况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
-- 出自《寄参寥》作者:[宋]陈师道
扶摇若可借,永谢区中缘。
-- 出自《希夷陈先生祠堂》作者:[宋]范祖禹
何意久城市,寂寥丘中缘。
-- 出自《荻塘西庄赠房元垂》作者:[唐]张光朝
同结丘中缘,尘埃自兹谢。
-- 出自《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作者:[唐]刘长卿
诗句原文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作者介绍
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关键词解释
尘外
读音:
chén wài
繁体字:
塵外
意思:
(尘外,尘外)
犹言世外。
▶汉·张衡《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唐·孟浩然《武陵泛舟》诗:“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
尘外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