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礼灭翁退天台能仁院归梁渚一绝寄之》 倒劄枯藤立晚风,山光不与水俱东。

倒劄枯藤立晚风,山光不与水俱东。

意思:枯藤站晚上风倒札,山光不与水一起东。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礼灭翁退天台能仁院归梁渚一绝寄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枯藤、山光、水波、苹花、芦花、鸿雁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 首句“倒札枯藤立晚风,山光不与水俱东”中,诗人以倒立的枯藤为引子,描绘出傍晚时分,风中摇曳的景象,赋予了诗歌生动的动态感。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山光不与水俱东”描绘出山光和水波的相对静止,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苹花落尽芦花老,地阔天高一个鸿”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苹花和芦花纷纷飘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在这地阔天高的环境中,一只鸿雁孤独地翱翔,更加强调了环境的空旷和寂静。这两句诗以简洁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宁静而辽阔的自然风景画。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宁静、空旷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倒劄枯藤立晚风,山光不与水俱东。
苹花落尽芦花老,地阔天高一个鸿。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山光

    读音:shān guāng

    繁体字:山光

    意思:山的景色。
      ▶南朝·梁·沈约《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 枯藤

    读音:kū téng

    繁体字:枯藤

    意思:
     1.枯老的藤蔓。
      ▶宋·梅尧臣《琅玡溪》诗:“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元·马致远《天凈沙》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 风山

    读音:fēng shān

    繁体字:風山

    意思:(风山,风山)

     1.谓如风吹山。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扬袂风山,举袖阴泽。”
      ▶张铣注:“言侍从众,扬其衣袂,动山上草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