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意思:麒麟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向公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向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向公在肃宗时期,辅佐肃宗收复咸京,平定逆贼,功勋卓著。诗中通过对向公的事迹进行回忆和想象,表达了对向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描绘了向公在肃宗时期的重要作用,他为收复咸京而泣血洒行殿,辅佐肃宗成为一代明君。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向公的忠诚和才干,表达了对向公的敬仰之情。 颔联“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描绘了向公兄弟的功勋震动了整个天下,他们平定了逆贼,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联通过描绘向公兄弟的功勋,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颈联“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描绘了向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荣耀,他被授予麒麟图画、鸿雁行的荣誉,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先祖的功业,在荆州镇守一方,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这一联通过描绘向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荣耀,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尾联“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表达了向公的忠诚和赤诚之心,他为国尽忠,不辞辛劳,即使已经年老漂零,仍然不忘初心。这一联通过描绘向公的忠诚和赤诚之心,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向公的事迹进行回忆和想象,表达了对向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黄金印

    引用解释

    黄金制作的印章。古时公侯将相所佩。《史记·五宗世家论》:“ 高祖 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 汉 独为置丞相,黄金印。” 唐 李白 《别内赴徵》诗之二:“归时儻佩黄金印,莫见 苏秦 不下机。” 明 吴昜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惨淡黄金印,零落白羽扇。”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 <

  • 麒麟

    读音:qí lín

    繁体字:麒麟

    英语:kylin

    意思: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徵祥瑞。
      ▶《管子•封禅》:

  • 鸿雁

    读音:hóng yàn

    繁体字:鴻雁

    短语:雁 大雁 鸿

    英语:swan goose

    意思:(鸿雁,鸿雁)
    见“鸿鴈”。

    详细释义

  • 图画

    读音:tú huà

    繁体字:圖畫

    短语:画 图 美工 图案 图腾

    英语:picture

    意思:(图画,图画)

     1.绘画。
      ▶《史记•外戚世

  • 金印

    读音:jīn yìn

    繁体字:金印

    英语:golden seal

    意思:
     1.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
      ▶《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栾大)为五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