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意思:秋思公为什么高,堆积从高低起伏地耸起伏。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堆积自嵱嵷,出为悲秋辞”,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凄凉。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伤感,如“而後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在诗中,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如“我发实种种,而後伤故人”,以及“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诗中的“阴风夜木嗥,窸窣闻鬼悚”等描绘,也表现了诗人对神秘和恐怖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念我老於诗,我发实种种。
而後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阴风夜木嗥,窸窣闻鬼悚。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秋思

    读音:qiū sì

    繁体字:秋思

    意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沈佺期《古歌》:“落叶流风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开。”
      ▶宋·苏辙《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学久骞。”

  • 堆积

    读音:duī jī

    繁体字:堆積

    短语:堆放

    英语:accumulate

    意思:(堆积,堆积)
    谓聚集成堆。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自天宝五年置广文馆

  • 公何

    读音:gōng hé

    繁体字:公何

    意思:复姓。
      ▶春秋时鲁国有公何藐。见《左传•定公五年》。

    解释: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何藐。见《左传.定公五年》。

    <
  • 嵱嵷

    读音:yǒng sǒng

    繁体字:嵱嵷

    意思:高低众多貌。
      ▶《汉书•扬雄传上》:“陵高衍之嵱嵷兮,超纡谲之清澄。”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嵱嵷,上下众多貌。”
      ▶宋·梅尧臣《依韵和永叔秋怀见寄》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