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忘筌亭》 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意思:亭台到处都有,争敢比忘记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忘筌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是一首对联形式的诗歌,通过对公门、朱轩、野径等自然景观和亭台、酒容、诗等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联“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通过描绘公门的翠巘和对联式的朱轩,以及野径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公门和朱轩的向往之情。 颔联“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通过描绘新旧风貌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旧风烟的怀念之情。 颈联“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通过描绘虚室中的景象和高情淡泊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高情澹泊的追求。 尾联“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对绛帐前景象的遥想,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文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高情澹泊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
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
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
酒容同座劝,诗借属城传。
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
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随处

    读音:suí chù

    繁体字:隨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忘筌

    读音:wàng quán

    繁体字:忘筌

    意思:
     1.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筌”。
      ▶晋·何劭《赠张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