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锺山》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江直。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江直。

意思:青山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渡大江直。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游锺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四月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江南四月的景象,如同三伏天的炎热,而北望钟山,可见万松碧绿,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诗人拄着拐杖登上宝公龛,感受众壑秋声的袭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之美。 诗中的青峰、白练、石梯、松径等自然元素,以及游僧、清泉、碧涧庵岩等人文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诗人在此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体验到了与世隔绝的清幽。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之情。他认为隐居山林、茹蔬饭糗、纯灰洗心等生活方式,可以让自己远离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是一种自我净化和修身养性的良策。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山林景色和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淡泊之情。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锺山万松碧。
杖藜试上宝公龛,众壑秋声起相袭。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练前横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乔林无风声如雨,时见游僧石上息。
行穷碧涧一庵岩,坐弄清泉八功德。
归寻晚饭众山底,困卧定林依石壁。
朝游不知涧谷远,莫归但觉穿双屐。
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间迹。
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待山前粥。
丈夫济时诚妄语,白首居山本良策。
茹蔬饭糗何足道,纯灰洗心聊自涤。
失身处世足愆尤,愧尔山僧少忧责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石城

    读音:shí chéng

    繁体字:石城

    意思:
     1.传说中的山名。
      ▶《庄子•说剑》:“以燕谿、石城为锋。”
      ▶成玄英疏:“石城,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回抱

    读音:huí bào

    繁体字:回抱

    解释:1.犹环抱。

    造句:

  • 小白

    读音:xiǎo bái

    繁体字:小白

    意思:
     1.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名。
      ▶《春秋•庄公九年》:“齐·小白入于齐。”
      ▶唐·张九龄《咏史》:“贤哉有小白,雠中有管氏。”
     
     2.旗名

  • 横大

    读音:héng dà

    繁体字:橫大

    意思:(横大,横大)
    谓声音洪大。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而钟,音之器也……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则和于物”晋·杜预注:“槬,横大不入。”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