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威上人》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意思:问师心法都无语,笑着指着我说:“在太空。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威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禅师的赞美诗,表达了对禅师修行成果的敬仰和赞叹。 首联“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描绘了禅师修行的过程和成果。五蕴是佛教中指人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空则是指这些现象的虚妄不实,诸漏尽则是指禅师已经达到了无烦恼、无执着、无欲无求的境界。冢间行道则是指禅师在坟墓间修行,长达十年之久,这进一步强调了禅师的坚韧和毅力。 颔联“吟成南国碧云句,读徧西方贝叶书”则进一步描绘了禅师的学识和智慧。南国碧云句可能是指禅师吟咏的诗词,表达了禅师的文学才华;而西方贝叶书则是佛教经典,表达了禅师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颈联“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则描绘了禅师的清谈和超凡脱俗的情怀。弥天居士伏则是指禅师的话语让居士们感到震惊和折服,出世俗流则是指禅师的情怀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束缚。 尾联“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则是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问师心法都无语则是指禅师对于传授心法并不在意,只是笑着指向天空中的孤云在太虚中飘荡,这进一步强调了禅师的超脱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通过描绘禅师的修行成果、学识智慧、清谈情怀和超脱自由等方面,展现了禅师的伟大和崇高。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修行的追求和对佛法的信仰,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
吟成南国碧云句,读徧西方贝叶书。
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
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太虚

    读音:tài xū

    繁体字:太虛

    英语:great void; the universe

    意思:(太虚,太虚)

     1.谓空寂玄奥之境。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崑崙,

  • 心法

    读音:xīn fǎ

    繁体字:心法

    英语:mental cultivation methods

    意思:
     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
      ▶唐·李华《润州天乡寺故大德

  • 无语

    读音:wú yǔ

    繁体字:無語

    英语:\"blankness\"

    意思:(无语,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任翻《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 都无

    读音:dōu wú

    繁体字:都無

    意思:(都无,都无)
    倘无,若无。
      ▶宋·辛弃疾《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邓

  • 语笑

    读音:yǔ xiào

    繁体字:語笑

    意思:(语笑,语笑)
    谈笑。
      ▶《南史•袁粲传》:“郡南一家颇有竹石,粲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啸咏自得。主人出,语笑款然。”
      ▶宋·陈师道《春怀示邻里》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