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

意思:钗头艾虎辟邪恶,晓驾很少说七宝车。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的场景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钗头艾虎”,这是古代的一种辟邪之物,用艾草编织而成,插在发髻上或钗头上,象征着驱邪避祟。在这里,它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暗示了宴会的主题和意义。同时,“辟群邪”也表达了宴会的目的和意义,即驱除邪恶,祈求平安。 接着,“晓驾鲜云七宝车”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鲜云七宝车象征着华贵和奢华,而“晓驾”则暗示了宴会的时间和参与者的状态,即清晨时分,人们精神饱满地驾驶着华丽的车辆。 “宴罢瑶池红日晚”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瑶池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宴会结束时天色已晚,象征着宴会的盛大和时间的短暂。而“红日晚”则暗示了宴会的热烈和欢快气氛。 最后,“归来零乱满宫花”描绘了宴会结束后宫廷的景象,人们归来的场景混乱而热闹,满宫的花朵也因此而零乱。这既表达了宴会的热烈和欢快气氛,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和繁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的场景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繁忙,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
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七宝

    读音:qī bǎo

    繁体字:七寶

    英语:Sapporo

    意思:(七宝,七宝)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

  • 钗头

    读音:chāi tóu

    繁体字:釵頭

    意思:(钗头,钗头)
    钗的首端。多指钗。
      ▶唐·王建《留别田尚书》诗:“不看匣里钗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
      ▶宋·柳永《木兰花•海棠》词:“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

  • 艾虎

    读音:ài hǔ

    繁体字:艾虎

    英语: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

    意思:古俗,端午日采艾制成虎形的饰物,佩戴之谓能辟邪祛秽。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掺艾虎》:“《岁时

  • 宝车

    读音:bǎo chē

    繁体字:寶車

    意思:(宝车,宝车)

     1.佛教语。用七宝装饰的车,喻一乘之法,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
      ▶《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之余》:“尔时世尊,化五百宝车,佛处车中,分身五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