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夏秋怀三首之二》 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

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

意思:洛下微吟聊着鼻子,西山爽气为支撑下巴。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江夏秋怀三首之二》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暮色中匆匆赶路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慰藉。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秋意渐浓、时光匆匆的氛围。 接下来,我们可以逐句赏析这首诗。首句“人物駸寻迫暮迟”,通过运用生动的动词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物在暮色中赶路的场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紧迫感。次句“秋风万里来如期”,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氛围和时节的特征。 在颔联中,“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怱怱将安之”,诗人借助幽虫和羁燕的形象,表达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不安。这一联的描绘十分生动,使人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羁旅的艰辛。 到了颈联,“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诗人通过运用具体的地名和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心境。这一联的对仗工整,语言流畅,颇具艺术感染力。 最后,尾联“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慰藉。通过运用典故和抒发情感,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屈服于困境,寄希望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氛围和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慰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物駸寻迫暮迟,秋风万里来如期。
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怱怱将安之。
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
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西山

    读音:xī shān

    繁体字:西山

    意思:
     1.西方的山。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文选•李密<陈情事表

  • 爽气

    读音:shuǎng qì

    繁体字:爽氣

    英语:cool and refreshing air; refreshed; comfortable; frank; straightforward

    意思:(爽气,

  • 洛下

    读音:luò xià

    繁体字:洛下

    意思:
     1.指洛阳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 微吟

    读音:wēi yín

    繁体字:微吟

    意思:小声吟咏。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雍门子臺微吟,孟尝君为之于邑。”
      ▶宋·陆游《一笑》诗:“半醉微吟不怕寒,江边一笑觉天宽。”
      ▶清·龚自珍《自春徂

  • 支颐

    读音:zhī yí

    繁体字:支頤

    英语:cup one\'s check in the hand

    意思:(支颐,支颐)
    以手托下巴。
      ▶唐·白居易《除夜》诗:“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