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阁学挽诗三首》 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意思:如果书者旧传,清德不薄黑色。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李阁学挽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在艰难时期仍然关心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描绘了艰难的年岁和饥荒的场景,三湘之地需要安抚。这里的“频岁”和“饥馑”表达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抚绥”则表明需要有人来负责安抚和处理这些问题。 “分忧承帝命”一句,表达了这位官员承担了分忧解难的责任,秉承皇帝的命令,为民众解决问题。他不仅是地方官员,更是人民的守护者,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遗爱结民思”一句,表达了这位官员的善行和关爱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对他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也由此而生。这句诗强调了他的仁爱之心和亲民之举,使得人民对他充满敬意和怀念。 “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两句,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清廉和正直,不需要借助他人的赞誉或碑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里的“栾公”指的是栾公社,他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而“叔子”则是指叔子碑,一种荣誉碑。这两句诗赞美了这位官员的清廉和正直,不需要外在的赞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后,“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两句,表达了这位官员的品德将载入史册,他的清廉和正直将不会被玷污或磨损。这句诗强调了他的清廉和正直将永载史册,他的清德将得到人们的敬仰和传颂。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在艰难时期仍然关心人民、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通过描绘他的责任感、仁爱之心、清廉正直和品德高尚,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
分忧承帝命,遗爱结民思。
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
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关键词解释

  • 清德

    读音:qīng dé

    繁体字:清德

    意思:高洁的品德。
      ▶《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妾之先人,清德奕世。”
      ▶《新唐书•李石传》:“毛玠以清德为魏尚书,而人不敢鲜衣美食,况天子独不可为法乎?”
     

  • 耆旧

    读音:qí jiù

    繁体字:耆舊

    意思:(耆旧,耆旧)
    年高望重者。
      ▶《汉书•萧育传》:“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中受策。”
      ▶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 磷缁

    读音:lín zī

    繁体字:磷緇

    意思:(磷缁,磷缁)
    亦作“磷淄”。
     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磷,谓因磨而薄;缁,谓因染而黑。后因以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