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华夷图》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

意思:尺寸辨别诸岳,斗升观四海。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观华夷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地理、天文、人文的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落笔如缩地、展图安宁的地理现象,以及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的天文现象。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的人文思考,以及对未到之处一一似曾经历的疑惑。 首句“落笔胜缩地,展图当晏宁”,描绘了地理现象的神奇之处。落笔可以胜过缩地,展开了地图就能安宁,这表达了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这两句描绘了天文现象对中华的影响,贵分之地属于中华,而远裔则占据了何星。这是对天文学的赞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这两句表达了对人文的思考。分寸之间可以分辨各种山岳,而斗升之民也可以观看到四溟的壮观景象。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文精神的赞美。 “长疑未到处,一一似曾经”,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知的疑惑和对已到之处的怀念。人们总是怀疑没有去过的地方,但每一个地方都似乎曾经去过。这体现了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已到之处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地理、天文、人文的现象,赞美了自然和人文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的敬畏和向往。这首诗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笔胜缩地,展图当晏宁。
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
长疑未到处,一一似曾经。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分寸

    读音:fēn cùn

    繁体字:分寸

    短语:薄 一线 细微 轻 微小 菲薄

    英语:(n) the limits of proper speech or action

    意思:

  • 四溟

    读音:sì míng

    繁体字:四溟

    意思:亦作“四冥”。
     
     1.四海,四方之海。
      ▶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四冥之深,幽鳞不能测其底。”
      ▶《文选•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