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ǎn lái
繁体字:晚來
意思:(晚来,晚来)傍晚;入夜。 ▶唐·杜甫《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
引用解释
1.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唐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
读音:wàng qiū
繁体字:望秋
意思: 1.盼望秋收。 ▶《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望秋先零”。
<
读音:sù dìng
繁体字:宿定
意思:预先确定。 ▶《管子•地图》:“故将出令发士,期有日数矣。宿定所征伐之国,使群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议成败,人主之任也。” ▶《南史•刘穆之传》:“刘·孟诸公俱起布衣
读音:tōng zhōu
繁体字:通州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