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绝句二首》 风棹浮烟匝地回,雨将浓翠扑山来。

风棹浮烟匝地回,雨将浓翠扑山来。

意思:风船浮烟圈地回,雨将浓翠扑山来。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绝句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棹浮烟匝地回,雨将浓翠扑山来。晚凉楼角三吹罢,夕照江天万里开》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将风、雨、江、山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生动而富有生机的景象。 首句“风棹浮烟匝地回”,描绘了风中摇曳的船桨,仿佛在画布上描绘出烟波浩渺的江面。这句诗以“浮烟”为背景,凸显出风的轻盈和江面的宽广。而“匝地回”则生动地描绘出风的力量,它吹拂过大地,卷起一片涟漪,仿佛在不断地旋转。 第二句“雨将浓翠扑山来”,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将山色翠绿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句诗中的“浓翠”一词,既指山色的浓重绿色,也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扑”字则形象地描绘出雨的气息和力度,仿佛要将山峦都浸湿在这片翠绿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晚凉楼角三吹罢,夕照江天万里开”,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首先,“晚凉楼角三吹罢”中的“三吹”暗示了可能有三支乐曲轮流演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而“晚凉”则让人联想到傍晚时分的清凉,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闲适和轻松。其次,“夕照江天万里开”则描绘了夕阳照耀下,江天一色的壮丽景象。这句诗中的“万里开”既描绘了空间的广阔,也表达了时间的悠长,给人一种开阔、壮美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和生机。它以风、雨、江、山等元素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创造出一个生动而富有生机的景象。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情感,让人在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棹浮烟匝地回,雨将浓翠扑山来。
晚凉楼角三吹罢,夕照江天万里开。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匝地

    读音:zā dì

    繁体字:匝地

    意思:遍地。
      ▶唐·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马如龙。”
      ▶宋·赵崇磻《蝶恋花》词:“风旋落红香匝地,海棠枝上莺飞起。”
      ▶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

  • 风棹

    读音:fēng zhào

    繁体字:風棹

    意思:(风棹,风棹)
    风中行驶的船。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度》:“﹝杯度﹞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度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
      ▶唐·元稹《泛江

  • 浮烟

    读音:fú yān

    繁体字:浮煙

    意思:(浮烟,浮烟)
    飘动的烟气或云雾。
      ▶晋·左思《吴都赋》:“飞爓浮烟,载霞载阴。”
      ▶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诗:“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