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

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

意思:我在言偃室,偶尔在郑国公乡。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朱吏部子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赞美和感慨自己与郑公(郑虔)的缘分,表达了对郑公的敬仰之情。 首联“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中,“忝居”表示自己有幸居于言偃之室,言偃是孔子的学生,与孔子同乡,因此作者也“偶在郑公乡”。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与郑公(郑虔)同乡的荣幸之情。 颔联“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描绘了郑公(郑虔)的诗才和人品。作者在郑公的诗中尽识其秀美之处,同时又通过郑公藏于屋壁的诗作,窥见其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颈联“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则表达了作者对郑公的敬仰之情。杜陵是杜甫的故乡,作者从杜甫的诗中流淌出的泪水,感受到了郑公(郑虔)对杜甫的敬仰之情;而孔林之香,则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传承和郑公对孔子的尊敬。这两句诗将作者对郑公的敬仰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尾联“吾老无行役,何由沥奠觞”表达了作者对不能亲自为郑公(郑虔)祭奠的遗憾之情。作者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四处奔波,因此无法亲自为郑公祭奠,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郑公的敬仰之情和对不能亲自祭奠的遗憾之情。同时,诗中还通过描绘郑公的人品和诗才,展现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传承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
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
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
吾老无行役,何由沥奠觞。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