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刘晨阮肇游天台》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意思: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远没有灰尘。

出自作者[唐]曹唐的《刘晨阮肇游天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天台山美景和神秘性的诗,通过对天台山的石路、云雾、草木、鸡鸣、犬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天台山的神秘和美丽。 首联“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描绘了诗人进入天台山的情景,石路新净,云雾缭绕,草木安静,没有尘世的喧嚣。通过“树入”和“石路新”的描绘,展现出天台山的荒僻和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好奇。 颔联“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神秘性。诗人似乎忘记了尘世的事情,感觉像是从梦中醒来后的感觉,对天台山的美丽和神秘感到不可思议。这种描绘方式,既表现了诗人的惊叹和感慨,也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颈联“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天台山的宁静和美丽。岩下月夜中的鸡鸣,洞中春日的犬吠,让人感受到天台山的宁静和美好。 尾联“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诗人对于天台山的神秘和美丽感到惊叹,不知道自己应该归向何处,于是产生了寻访桃源的愿望。这一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的石路、云雾、草木、鸡鸣、犬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天台山的神秘和美丽。同时,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和疑问句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

关键词解释

  • 云和

    读音:yún hé

    繁体字:雲和

    意思:(云和,云和)

     1.山名。古取所产之材以制作琴瑟。
      ▶《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
      ▶郑玄注:“云和、空桑、龙门,皆山名。”

  • 无尘

    读音:wú chén

    繁体字:無塵

    意思:(无尘,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崔橹《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杜荀鹤《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