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湘妃庙》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

意思:斑竹林边上有古祠,鸟啼花头发都堪悲。

出自作者[唐]李涉的《湘妃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斑竹林边古祠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凄美的场景:斑竹林,一种在凄风苦雨中生长的竹子,林边有一座古老的祠堂。祠堂在鸟儿的啼叫声中,花儿在开放,但这一切都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这里的“鸟啼花发”通常被理解为春天的生机盎然,但在诗人笔下,却显得格外凄婉。 “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这两句诗更是直戳人心,诗人通过对比“当时”与“今日”的惆怅,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南与北,指两地相思,暗指离别。行人,指作者自己与古祠中的神灵。他们当时惆怅如今依然惆怅,南北相隔,可得知他们的心情至今未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凄美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哀思。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十分丰富,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对时间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
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
作者介绍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关键词解释

  • 斑竹

    读音:bān zhú

    繁体字:斑竹

    英语:mottled bamboo

    意思:
     1.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 有古

    读音:yǒu gǔ

    繁体字:有古

    意思:有远谋。
      ▶《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