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董家园对雨》 对酒岂不佳,幽寂自成趣。

对酒岂不佳,幽寂自成趣。

意思:对酒难道不好,寂静自有乐趣。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董家园对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霏微池上来,萧散竹间度……》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描绘了霏微池上的一幅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首句“霏微池上来,萧散竹间度”,诗人以轻柔的语调描绘了霏微池上轻雾弥漫、水波荡漾的景象,同时又将视线转向了竹林间,描绘出竹叶在微风中摇曳的情景。这一句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稍远树头花,颇沉波面絮”,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池边的花朵和湖面上的轻絮。这里的“树头花”和“波面絮”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狂收游骑迹,喜动田翁语”,这句诗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一种欢快场景。狂风吹过,打破了田间的宁静,使得农夫们感到欣喜。这里的“游骑迹”和“田翁语”相互映衬,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对酒岂不佳,幽寂自成趣”,诗人以对酒当歌的口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里的“对酒”二字,既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又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之情。而“幽寂自成趣”则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它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美好和宁静,同时也暗示了田园生活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霏微池上来,萧散竹间度。
稍远树头花,颇沉波面絮。
狂收游骑迹,喜动田翁语。
对酒岂不佳,幽寂自成趣。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幽寂

    读音:yōu jì

    繁体字:幽寂

    英语:secluded and lonely

    意思:
     1.幽静、清静。
      ▶唐·长孙佐辅《山居》诗:“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
      ▶《京本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 对酒

    读音:duì jiǔ

    繁体字:對酒

    意思:(对酒,对酒)

     1.面对着酒。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怆怀酸辛。”
      ▶

  • 成趣

    读音:chéng qù

    繁体字:成趣

    意思:I
    谓自成佳趣。
       ▶明·叶盛《水东日记•庄公瑾书画》:“为人雅淡有高致,日登临山水,所至成趣,遇知己,觞咏竟日。”
       ▶阎纲《论陈奂生》:“信手拈来,涉笔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