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得新字》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意思:可以佩戴茱萸正,折取寄情亲。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九日得新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饮酒、访友赏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 首句“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点出了时间——重阳节的初九,还未到旬末,这一天就已经是重阳节了。这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之快,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重阳节的热闹和欢庆。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诗人表达了重阳节登高远眺的习俗,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古老的传说故事,带着美酒去拜访隐居的友人,一同赏景饮酒。这两句诗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进一步描绘了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落帽等习俗,以及与友人一同尝试新制作的衣服的欢乐。这两句诗充满了欢快和温馨的气氛。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茱萸的喜爱,并折取一枝佩在身上,寄予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茱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重阳节的象征,也代表着吉祥、平安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真挚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茱萸

    读音:zhū yú

    繁体字:茱萸

    英语:evodia

    意思: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 寄情

    读音:jì qíng

    繁体字:寄情

    英语:lovemaking

    意思:寄托感情。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託性于山林,寄情于物外,非有求于人也。”
      ▶《北史•隐逸传•眭夸》:

  • 情亲

    引用解释

    1.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