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阳日荆州作》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意思:惊时感事都无奈,不需要残阳下楚台。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重阳日荆州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战乱时期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描绘了诗人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和内心的哀痛。他远离家乡,投身于荒凉之地,这种孤独和无助让他感到深深的哀痛。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他在高秋时节,独自面对着周围的景色,内心更加徘徊不定。 颔联“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他仍然选择喝酒来麻醉自己,难以摆脱内心的痛苦。然而,他也明白菊花因为天气温暖而未开放,这暗示着他的希望和期待并未实现。 颈联“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诗人开始转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他希望国家不要因为战乱而陷入更深的混乱,同时也对故人是否平安感到担忧。 尾联“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诗人对时局的惊愕和对未来的无助感达到了高潮。他无法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也无法期待美好的未来,只能无奈地等待夕阳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作品,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关键词解释

  • 楚台

    读音:chǔ tái

    繁体字:楚檯

    解释:1.指楚王梦遇神女之阳台◇多指男女欢会之处。

    造句:

  • 残阳

    读音:cán yáng

    繁体字:殘陽

    短语:斜阳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残阳,残阳)
    犹夕阳。
      ▶唐·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诗:“破

  • 无奈

    读音:wú nài

    繁体字:無奈

    短语:迫于

    英语:cannot help but

    意思:(无奈,无奈)
    亦作“无柰”。
     
     1.谓无可奈何。

  • 惊时

    读音:jīng shí

    繁体字:驚時

    意思:(惊时,惊时)
    惊动时令。
      ▶南朝·梁·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解释:1.

  • 感事

    读音:gǎn shì

    繁体字:感事

    英语:experiencer

    意思:
     1.受外界事物的触动。
      ▶晋·郭璞《江赋》:“及其谲变儵怳,符祥非一,动应无方,感事而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