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意思:
竹子是蒸青外,池仍点墨多。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全文创作背景
李峤的《奉和幸三会寺应制》的创作背景是:在景龙二年十月三日,唐中宗和皇太后驾临三会寺,按照大唐的礼俗,天子游行,会责令当朝的文武百官随同,并根据天子的意思奉命写文,以增添雅兴。李峤作为当时的朝臣,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奉命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句子
截竹是禅机。
-- 出自《菩萨蛮·晦庵老子修行久》作者:[宋]李处全
松是交朋竹是邻。
-- 出自《小重山·松是交朋竹是邻》作者:[宋]陈著
秋风多烦冤,竹是岁寒物。
-- 出自《秋竹》作者:[宋]晁补之
架上书从人借读,墙边竹是俸移栽。
-- 出自《自用台字韵一首》作者:[宋]刘克庄
鼎脔留余啖,蒸青有发挥。
-- 出自《挽费检正三首》作者:[宋]李流谦
蒸青劲竹残,削误规刀苦。
-- 出自《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作者:[宋]宋庠
昔日蒸青地,今兹坐啸居。
-- 出自《豹隐堂》作者:[宋]宋庠
木阑干外池光阔。
-- 出自《木兰花/玉楼春》作者:[宋]葛胜仲
镜中岛屿后湖出,花外池台上苑分。
-- 出自《鸡笼山房雨霁》作者:[明]朱曰藩
墙头花定觉风阑,墙外池深酒亦寒。
-- 出自《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作者:[宋]陈与义
诗句原文
故台苍颉里,新邑紫泉居。
岁在开金寺,时来降玉舆。
龙形虽近刹,鸟迹尚留书。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天文光圣草,宝思合真如。
谬奉千龄日,欣陪十地初。
作者介绍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