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

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

意思:奋力来话像永别,古代书跋赞许还是新。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古人出世和入世之道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首句“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描绘了诗人对出世和入世的独特理解。其中,“平生出处”代表了人的个性和人生观,“不同尘”表明诗人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随波逐流;“末路相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末年与知己相处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 “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其中,“力疾”表示病重但仍坚持,“如永诀”则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古书跋”则暗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荆州既失三遗老,碧落新添几侍宸”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这里,“荆州”代表了过去的时代,“三遗老”暗示了那些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碧落”则代表了未来的希望,“新添几侍宸”则暗示了新的统治者是否能够延续过去的优良传统。 最后,“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表达了诗人对“子虚乌有”的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的“酒佣尸佞”的愤慨。其中,“若诵子虚”是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真异世”则表明这个理想世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酒佣尸佞”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暗示了那些只知饮酒、尸位素餐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出世和入世之道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和现实的追求和批评。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读来令人感慨良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
力疾来辞如永诀,古书跋赞许犹新。
荆州既失三遗老,碧落新添几侍宸。
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永诀

    读音:yǒng jué

    繁体字:永訣

    短语:身故 卒 殁 寿终正寝 咽气 死去 谢世 断气 溘然长逝 故 亡 完蛋 弃世 凋谢 去世 逝世 粉身碎骨 与世长辞 亡故 薨 死亡 逝 殒 死 弱 一命

  • 古书

    读音:gǔ shū

    繁体字:古書

    英语:ancient books

    意思:(古书,古书)

     1.指古文尚书。
      ▶《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

  • 赞许

    读音:zàn xǔ

    繁体字:贊許

    短语:称道 讴歌 歌颂 赞叹 赞 称颂 颂扬 嘉许 抬举 誉 褒扬 赞扬 夸 赞颂 咏赞 夸奖 歌唱 称许 褒奖 嘉 颂 赞誉 叫好 许 称 褒

  • 力疾

    读音:lì jí

    繁体字:力疾

    意思:
     1.动作有力而迅速。
      ▶《国语•越语下》:“今其来也,刚彊而力疾,王姑待之。”
     
     2.勉强支撑病体。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臣辄力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