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意思:其中有十三根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音乐的诗,诗中通过对李周弹筝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和李周精湛的弹筝技艺。 首段中,诗人通过引用古人的话,引出了丝竹之别,但随后笔锋一转,强调李周的弹筝技艺胜过丝竹,这出乎人们的意料,增强了诗的吸引力。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李周的弹筝技艺。他八岁就能掌握五音六律,十三弦中最妙的是应宫,这表明他的音乐天赋极高。他的弹筝技巧娴熟,如青骢马在长楸日间奔走,承恩多次,声音如雁行斜行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李周弹筝的优美旋律和激昂气势。 诗中还通过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李周弹筝的不同场景。时而如繁花初开,时而如秋波荡漾;时而如独奏在繁花似锦的苑囿之中,时而如独奏在宽阔的太液池畔。这些描述展现了李周弹筝技艺的多样性和精湛程度。 最后,诗人赞扬了李周的技艺精进,他六十岁后技艺更加精湛,自写梨园新。这表明他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敬业精神和艺术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李周弹筝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和李周精湛的弹筝技艺。诗人通过出乎意料的转折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之中,同时也对李周的技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
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
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

关键词解释

  • 三弦

    读音:sān xián

    繁体字:三弦

    英语:three-stringed

    意思:(参见三絃)
    弦乐器。木筒两端蒙蛇皮,上置长柄,有弦三根,故名。
      ▶清·陈维崧《菩萨蛮•燕市赠相者》词:

  • 出入

    读音:chū rù

    繁体字:出入

    英语:(v) come and go

    意思:
     1.出进。
      ▶《诗•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史记•项羽本纪》:“所

  • 就中

    读音:jiù zhōng

    繁体字:就中

    英语:It refers to do something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done (do something). The same as \"从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