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和靖八梅》 日暮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

日暮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

意思:一天晚上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和和靖八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缟裙练帨照钗荆,霜竹寒松秀色并”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首联“缟裙练帨照钗荆,霜竹寒松秀色并”,通过描绘缟裙、练帨、钗荆、霜竹、寒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高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缟裙和练帨都是白色的,与钗荆、霜竹、寒松等意象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颔联“八咏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通过赞扬八咏楼的品格高雅,凌驾于太白诗之上,以及千亩土地的辽阔与西清地势的遥相契合,表达了作者对八咏楼的高度赞美和对地域广袤的赞美之情。 颈联“着枝有味知深意,欹屋无言似薄情”,通过描绘枝叶附着在树枝上、房屋倾斜却无言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些意象都有着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尾联“日暮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通过描绘作者在日暮时分在水边怅望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最后一句“浑如湘浦见皇英”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缟裙练帨照钗荆,霜竹寒松秀色并。
八咏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着枝有味知深意,欹屋无言似薄情。
日暮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皇英

    读音:huáng yīng

    繁体字:皇英

    意思:娥皇、女英的并称。传说中的尧女,舜妃。
      ▶汉《自悼赋》:“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
      ▶三国·魏·曹植《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皇·英。”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