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意思:听说你也有感,何处倚着栏杆?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描绘了雪后溪水上涨的景象,以及溪边滩涂上鸟儿欢快啼叫的情景。这一句以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的景象。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这一句描绘了梅花虽然凋谢了一些,但仍然保持着美丽的姿态,春天的到来使它更加娇嫩,同时也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句中的“梦一觉”暗示了作者已经从过去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开始新的生活;而“年来事百般”则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生活的变化。 最后一句“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问候。诗句中的“闻君”暗示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亦多感”则暗示了朋友的生活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困扰。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的语言流畅、意象生动,读起来让人感到愉悦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