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收麦呈王松龄秀才》 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意思: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餐桌。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收麦呈王松龄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村庄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富贵之家奢华生活的讽刺。 首联“晁庄寂莫依东山,王庄负郭容往还。”描绘了晁庄和王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晁庄寂寥地依靠着东山,王庄则在城郭旁边,容易往返。这一描述中已隐约透露出两个村庄的生活状况。 颔联“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进一步描绘了晁庄的环境艰苦,东山上的刺蓟深达一尺,而王庄因为靠近城郭,家中丰富的食物餐餐不绝。这一对比凸显了两个村庄的贫富差距。 颈联“穿鞋戴笠随麦陇,旱日炎炎烟燎颜。”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穿鞋戴笠跟随在麦陇间劳作的艰辛景象,烟火熏烤着他们的脸庞。这一画面深刻反映了农民的艰苦生活。 尾联“贱贫辛苦事当尔,君屋鳞鳞三百间。”表达了作者对于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认为这是他们命运使然。然而转身看到富贵人家的房屋鳞次栉比,多达三百间,心中的不满和讽刺之意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农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晁庄寂莫依东山,王庄负郭容往还。
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穿鞋戴笠随麦陇,旱日炎炎烟燎颜。
贱贫辛苦事当尔,君屋鳞鳞三百间。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东山

    读音:dōng shān

    繁体字:東山

    英语:east mountain

    意思:(东山,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

  • 刺蓟

    读音:cì jì

    繁体字:刺薊

    意思:(刺蓟,刺蓟)
    泛称大蓟、小蓟。因叶皆有刺,故称。
      ▶宋·晁补之《收麦呈王松龄秀才》诗:“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

  • 深一

    读音:shēn yī

    繁体字:深一

    意思:犹专一。谓深刻瞭解某一事物的详情。
      ▶《韩非子•八经》:“深一以警众心,泄异以易其虑。”
      ▶陈奇猷集释:“深一,即《内储说上》所谓‘深知一物,众形皆变’之术也。此谓人君

  • 盘餐

    读音:pán cān

    繁体字:盤餐

    意思:(盘餐,盘餐)

     1.盘盛的食物。
      ▶南唐·谭峭《化书•食化》:“捧盘餐享乌鸟,乌鸟从而告之。”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三:“王侍郎独闻其勤约,因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