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亹亹谈宁倦,厌厌夜巿央。

亹亹谈宁倦,厌厌夜巿央。

意思:勤勉不倦谈宁疲倦,厌厌晚上购买中央。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何必水周堂,翛然万木凉》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它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中描绘了水周堂的环境,万木成荫,凉风习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宜人的氛围。这种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也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其次,诗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的欢聚,他们一起分享着节令的变化,品尝着美食,欣赏着新词度曲,这种欢乐的场景让人感到温馨和愉悦。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如并蒂石榴、连丛桂树等,这些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繁茂和美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如骖鸾悲雾扇、泛蚁釂云浆等,这些意象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如良时诚可惜、清燕北无荒等,这些情感让人感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象生动,通过这些特点,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必水周堂,翛然万木凉。
朋簪兹共乐,节物自迎商。
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
骖鸾悲雾扇,泛蚁釂云浆。
并蔕榴房熟,连丛桂蕊香。
人初投辖醉,客甚掺檛狂。
鬓约寒鸦碧,衣轻舞蝶黄。
流波闲任注,错席岂依行。
亹亹谈宁倦,厌厌夜巿央。
良时诚可惜,清燕北无荒。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亹亹

    引用解释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 倦厌

    读音:juàn yàn

    繁体字:倦厭

    意思:(倦厌,倦厌)
    厌倦。
      ▶唐·韩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
      ▶何其芳《画梦录•秋海棠》:“能不对这辽远的无望的旅程倦厌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