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意思:浓阴花照野,寒食节柳围村。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寒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故园之思的情感。 首句“草草随时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草草二字,给人一种匆忙、仓促的感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随事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萧萧傍水门”则描绘了水边萧瑟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浓阴花照野”一句,以明艳的花朵和浓密的树荫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花照野三字,形象地描绘了田野中盛开的花朵,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感觉。 “寒食柳围村”一句,则以寒食节时柳树环绕的村庄为背景,进一步强化了乡村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感。 “客袂空佳节”表达了诗人对佳节的感慨,佳节本应是家人团聚、欢声笑语的时刻,但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却只能空对佳节,更加深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莺声忽故园”一句,以莺声为引子,唤起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忽字表明这种思念是突然而起的,同时也表明这种思念是不期而至的,令人猝不及防。 最后两句“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尊。”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笛声唤起了他满腔的恨意和思念,但他却不知道笛声来自何处,只能对着清酒发一发满腹的愁怨。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对他的思乡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故园之思的情感。诗中运用了简洁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尊。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