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答惠勤上人》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意思:忽然这有来赠,老耽笨拙错误研究。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答惠勤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和尚的,表达了作者对和尚的敬仰之情。 首句“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表达了和尚本性喜欢安静,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这符合佛教的教义,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世俗的束缚。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表达了作者对和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惭愧的心情。作者身为姑苏太守,本应事务繁忙,但仍然对和尚的学问和品格深感敬佩,因此再次欣赏和尚在杼山的生活。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描述了他们分别已经三年了,但是和尚的学问却有所增长,这表明和尚在修行方面取得了进步。 最后一句“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表达了作者对和尚赠书的行为感到欣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研墨的喜爱之情。这句话也暗示了作者对和尚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和尚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老拙

    读音:lǎo zhuō

    繁体字:老拙

    英语:old fellow like me

    意思:旧时老年人自称的谦词。
      ▶宋·陶谷《清异录•居室》:“善说者莫儒生若也。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材

  • 有来

    读音:yǒu lái

    繁体字:有來

    意思:(有来,有来)
    用于元代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牍等。表示语句结束。
      ▶《元朝秘史》卷一:“孛端察儿在时,将他做儿,祭祀时同祭祀有来。”
      ▶李文田注:“有来者,结束

  • 耽研

    读音:dān yán

    繁体字:耽研

    意思:专心研究。
      ▶《宋史•律历志三》:“臣耽研既久,引证尤明。”

    解释:1.专心研究。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