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王尊师》 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

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

意思:天台南洞一灵仙,骨高耸冰棱表面亮晶晶。

出自作者[唐]张祜的《寄王尊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南洞的灵仙,通过细节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这位灵仙的形象和环境。 首联“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灵仙的形象,他像冰棱一样骨耸,形象晶莹剔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对灵仙外貌的描绘,也暗示了他的高洁和超凡脱俗。 颔联“曾对浦云长昧齿,重来华表不知年。”诗人通过回忆和对比,进一步描绘了灵仙的生活状态。他曾经对着浦云,长年累月地闭口不语,而再次回来时,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灵仙的孤独和神秘,也让人对他在洞中的生活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颈联“溪桥晚下玄龟出,草露朝行白鹿眠。”诗人通过描绘溪桥上晚间出现的乌龟和草地上早晨行走的白鹿,进一步展示了南洞的环境和灵仙的生活。这些动物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让人感受到南洞的自然之美。 尾联“犹忆夜深华盖上,更无人处话丹田。”诗人以一句富含深意的结尾,表达了对灵仙的敬仰和好奇。他回忆起在深夜华盖之上,与灵仙在无人的地方谈论丹田之事,这不仅是对灵仙修行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南洞的灵仙,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这位灵仙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同时,诗人通过对灵仙的敬仰和好奇,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台南洞一灵仙,骨耸冰棱貌莹然。
曾对浦云长昧齿,重来华表不知年。
溪桥晚下玄龟出,草露朝行白鹿眠。
犹忆夜深华盖上,更无人处话丹田。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关键词解释

  • 莹然

    读音:yíng rán

    繁体字:瑩然

    意思:(莹然,莹然)

     1.光洁貌。
      ▶《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宋·梅尧臣《送祖印大师》诗:“团团冰玉盘,莹然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冰棱

    读音:bīng léng

    繁体字:冰棱

    意思:(参见冰稜)
    亦作“冰楞”。亦作“冰稜”。
     比喻锋芒毕露或刚强正直。
      ▶《太平御览》卷四六五引晋·袁山松《后汉书》:“因为七言谣曰:‘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

  • 一灵

    读音:yī líng

    繁体字:一靈

    意思:(一灵,一灵)
    谓人的心灵,灵魂。
      ▶唐·韩偓《赠僧》诗:“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燻。”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楔子:“尸骨未入棺函内,一灵先到洛阳游。

  • 仙骨

    读音:xiān gǔ

    繁体字:仙骨

    意思:
     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
      ▶《太平广记》卷五引晋·葛洪《神仙传》:“于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墨子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复须师。’”唐·许浑《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