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意思:振锡忽然听到游地肺,在门同时得到拜见人龙。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它描绘了诗人从四川出发去拜访南宗的旅程,一路上欣赏着秋天的景色,感受着寺庙的钟声,与高人谈论着佛法。 首句“何年出蜀访南宗”,诗人表达了他从四川出发去拜访南宗的决心和期待。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深锁闲房翠藓重”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深锁的房屋和翠绿的苔藓,给人一种静谧和古老的感觉。 “振锡忽闻游地肺”中的“振锡”是佛教中的一种锡杖,用于走路,这里用来形容旅行者的步伐。而“游地肺”则暗示了诗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地肺山。 “题门兼得谒人龙”中的“题门”和“谒人龙”都是指拜访高人。“兼得”则表达了诗人期待能从这些高人中获得教诲和启示。 “供吟一路高秋月”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一路上的秋月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环境。 “投宿斜阳远寺钟”则描绘了旅途中的住宿,投宿在夕阳下的寺庙中,听着晚钟入睡。 最后,“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表达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感受,他觉得在这里可以清谈一天,寻找心灵的净土——紫阁和圭峰。 整首诗充满了对探索和追求的热情,以及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佛法的敬仰。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经历,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振锡

    读音:zhèn xī

    繁体字:振錫

    意思:(振锡,振锡)
    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建招提于幽峰,冀振锡之息肩。”
      ▶唐·司空图《次韵和秀上

  • 人龙

    读音:rén lóng

    繁体字:人龍

    意思:(人龙,人龙)

     1.比喻人中俊杰。
      ▶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自从见作人龙,翔为鸟凤,腾辉瑞谍,流庆皇家。”
      ▶五代·谭用之《寄友人》诗:“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