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宣叔挺之围棊》 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意思:不一定了生死,为什么这些比较聪明还是愚蠢。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闻宣叔挺之围棊》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人以棊销日,我观棊辄寐》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述作者对下棋的独特见解,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 首两句“人以棊销日,我观棊辄寐”,直接点明作者的生活习惯和对下棋的喜爱。人们常常通过下棋来消磨时光,而作者在下棋时则容易入睡,这暗示着他对下棋的专注和投入。 接下来的四句“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是对下棋的深入思考。作者认为下棋并不只是生死胜负的问题,也不是为了争强好胜或显示智慧。他主张享受下棋的过程,不刻意追求胜利,而是追求一种与朋友一起享受醒醉的悠然境界。这与喝酒寻求醉中的乐趣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它告诉我们,生活不仅仅是追求物质和名利,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思想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鼓励我们放下世俗的纷争,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乐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以棊销日,我观棊辄寐。
未必尽死生,何兹较愚智。
只将多胜少,复取先为利。
不若酒之贤,悠然共醒醉。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愚智

    读音:yú zhì

    繁体字:愚智

    意思:亦作“愚知”。
     
     1.愚者与智者。
      ▶《庄子•在宥》:“愚知相欺,善否相非。”
      ▶《吕氏春秋•勿躬》:“蒙厚纯朴,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

  • 未必

    读音:wèi bì

    繁体字:未必

    短语:不见得

    英语:may not

    意思:不一定。
      ▶《文子•符言》:“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于为非,而未必免于祸。”

  • 尽死

    读音:jìn sǐ

    繁体字:儘死

    意思:(尽死,尽死)
    犹效死。
      ▶《后汉书•贾宗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或以功次补长吏,故各愿尽死。”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