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事十首》 轻裘太守抛铃下,宝玦郎君泣路隅。

轻裘太守抛铃下,宝玦郎君泣路隅。

意思:轻衣太守抛铃下,宝块你哭泣路边。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书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 首句“生长承平玩细娱”描绘出诗人的生活背景,他生长在太平年代,享受着安逸的生活,习惯于细小的娱乐,这为后文的转折打下基础。 “变兴仓卒不支吾”揭示了动荡年代的艰难,诗人的生活无法维持,暗示了社会的变化过于突然和剧烈,他无法应对。 接下来的几句具体描绘了动荡年代的生活困境。“轻裘太守抛铃下”描述了地方官吏弃城逃走,“宝玦郎君泣路隅”则描绘了官员和百姓在逃亡路上泣路的情景。 “谍报长驱殊未觉,经书大去可胜诛。”描述了战事紧迫,连经书都来不及看就不得不离开的情景,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世间果有桃源否,千载无人更问途。”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自己无法找到出路的无尽感慨。他怀疑世上是否有真正的桃源仙境,千百年来都没有人能够找到。这表达了他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动荡年代的深深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长承平玩细娱,变兴仓卒不支吾。
轻裘太守抛铃下,宝玦郎君泣路隅。
谍报长驱殊未觉,经书大去可胜诛。
世间果有桃源否,千载无人更问途。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郎君

    读音:láng jūn

    繁体字:郎君

    英语:man; darling

    意思:
     1.汉制,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任其子为郎,后来门生故吏因称长官或师门子弟为郎君。
      ▶《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

  • 轻裘

    读音:qīng qiú

    繁体字:輕裘

    意思:(轻裘,轻裘)
    轻暖的皮衣。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玄辂既驾,轻裘斯御。”
      ▶明·王

  • 路隅

    读音:lù yú

    繁体字:路隅

    意思:路边。
      ▶汉·张衡《西京赋》:“睚眦虿芥,尸僵路隅。”
      ▶唐·韩愈《祭女挐女文》:“草葬路隅,棺非其棺。既瘗遂行,谁守谁瞻!”
      ▶《宋史•文苑传六•李廌》:“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