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二首》 无邪每奉先儒戒,有犯常存狷者情。

无邪每奉先儒戒,有犯常存狷者情。

意思:没有邪恶每次奉先儒戒,有犯常存急躁的心情。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再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经历,表达对仕途沉浮的感慨。 首联“壮岁希高事独清,介然何意慕三旌”,直接点明作者对仕途的看法,他年轻的时候,就追求清廉的官职,这表明他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对仕途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颔联“无邪每奉先儒戒,有犯常存狷者情”,作者表明自己一直遵循儒家戒律,保持自己的节操,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狷狂之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任重股肱惭暗弱,老全骸骨赖休明”,作者表达了自己在担任重要职务时感到惭愧和无力,但同时也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和恩惠,让他能够安享晚年。 尾联“非因大旆闲来往,仲蔚蓬蒿绕舍生”,作者以仲蔚自比,表达了自己在仕途沉浮中感到孤独和无助,只有在蓬蒿中才能找到一丝安慰和寄托。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先儒戒律和狷狂之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壮岁希高事独清,介然何意慕三旌。
无邪每奉先儒戒,有犯常存狷者情。
任重股肱惭暗弱,老全骸骨赖休明。
非因大旆闲来往,仲蔚蓬蒿绕舍生。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先儒

    读音:xiān rú

    繁体字:先儒

    意思: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

  • 无邪

    读音:wú xié

    繁体字:無邪

    英语:naivete

    意思:(无邪,无邪)

     1.谓无邪僻,无邪曲。
      ▶《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史记•李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