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 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琼台雪浪中。

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琼台雪浪中。

意思:地域铜柱风烟外,山中涌出琼台雪白的浪花中。

出自作者[明]贝琼的《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番禺地区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首联“万里番禺自汉通,乘槎有客气如虹。”描绘了番禺地区的历史和交通,表达了这里是自古以来汉人就与当地人通商的地方,这里的交通如同乘槎天汉,气势非凡。 颔联“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琼台雪浪中。”描绘了番禺地区的地理特点,这里地处风烟之外,仿佛是铜柱分界,山川涌动如琼台雪浪,景色壮丽。 颈联“帝子旌旗何处问,黎人衣服与时同。”表达了番禺地区文化的多元性,这里曾经是帝子的驻地,但现在已无从问起。当地人穿着与时代同步的衣服,体现了当地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尾联“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兴致一来便喜欢与苏公(苏轼)一起畅谈,而此时西南的天空上又挂着一弯如弓的明月,更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番禺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和人情,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和平、包容、和谐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番禺自汉通,乘槎有客气如虹。
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琼台雪浪中。
帝子旌旗何处问,黎人衣服与时同。
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

关键词解释

  • 雪浪

    读音:xuě làng

    繁体字:雪浪

    意思:
     1.白色浪花。
      ▶唐·元稹《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元·范康《竹叶舟》第三摺:“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 风烟

    读音:fēng yān

    繁体字:風煙

    英语:wind and smoke

    意思:(风烟,风烟)

     1.南朝·齐·谢朓《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南

  • 地分

    读音:dì fēn

    繁体字:地分

    意思:
     1.军队的驻地。
      ▶《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一本作“分地”。
     
     2.分封之地;领地。

  • 铜柱

    读音:tóng zhù

    繁体字:銅柱

    意思:(铜柱,铜柱)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明·何景明《易水行》:“手持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