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宗望罢宣城尉归京》 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

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

意思:说回家向梁宋,独自叹息滞留楚越。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王宗望罢宣城尉归京》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南土与北人的离别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南土梅已黄,北人舟竞发”,描绘了南土的景象,梅子黄了,北人正在准备乘船离开。这里的“梅已黄”既点明了季节,也为离别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而“北人舟竞发”则描绘了一幅忙碌的离别场景,舟船繁忙,北人纷纷准备离开。 第二句“去意方若渴,望林殊未歇”,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离别心情。作者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但内心的思念之情却并未因此而减弱。他望向故乡的森林,却发现离别之情仍然没有停止。这种矛盾的心情,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揭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第三句“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描述了作者未来的行程和现状。他计划回到梁宋之地,但此刻却独自滞留在了楚越之地,感到无奈和孤独。这里的“言归向梁宋”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而“独叹滞楚越”则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失落。 最后一句“行闻拜卿属,恩下苍龙阙”,则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感恩之情。作者期待能够得到他人的提携和帮助,感恩朝廷的恩泽和关怀。这里的“拜卿属”指的是得到他人的提携和帮助,“恩下苍龙阙”则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离别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向往,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土梅已黄,北人舟竞发。
去意方若渴,望林殊未歇。
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
行闻拜卿属,恩下苍龙阙。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楚越

    读音:chǔ yuè

    繁体字:楚越

    意思:楚国和越国。喻相距遥远。
      ▶《庄子•德充符》:“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成玄英疏:“楚·越迢递,相去数千。”
      ▶《文选•卢谌

  • 归向

    读音:guī xiàng

    繁体字:歸曏

    英语:inclination

    意思:(参见归向,归嚮)

    详细释义:1.归于、归依。如:『天涯沦落,不知归向何方?』

  • 言归

    引用解释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