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感》 独掩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独掩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意思:偏偏掩盖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袖倚栏杆。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秋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金风万里思何尽”,金风指秋风,万里指秋风的广远,思何尽则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似乎无论秋风如何吹拂,都吹不尽那无尽的思乡之情。这句诗以秋风和思乡之情作为起兴,奠定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 “玉树一窗秋影寒”一句,以窗前的树影为媒介,表达了深深的秋意和孤独感。玉树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优雅,与秋影寒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独掩柴门明月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柴门前,面对明亮的月光,更加突显了他的孤独和寂寥。 “泪流香袂倚阑干”,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流泪倚栏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悲伤和思念之情。香袂指的是衣袂飘香,在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如衣袂般飘荡。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思乡和悲伤,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独掩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柴门

    读音:zhài mén

    繁体字:柴門

    英语:wooden door

    意思:(柴门,柴门)
    I

     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流香

    读音:liú xiāng

    繁体字:流香

    意思:古代酒名。
      ▶宋·陆游《乍晴出游》诗:“归来幸有流香在,剩伴儿童一笑嬉。”自注:“流香,盖赐酒名。”

    解释:1.古代酒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