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台悯农》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意思:一块没有救风涛决定,千顷庄稼低空可怜。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苏台悯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弥茫隔寸堤》是一首描绘农耕生活的诗,通过对稻田受涝、农夫劳作艰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首联“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弥茫隔寸堤。”描绘了稻田受涝的情景,雨水泛滥,积水深广,几乎要将稻田分成若干畦,而雨水隔断了原本相连的稻田,形成了一片片“寸堤”。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诗人感叹天公不作美,连夜大雨未能使雨水退去,使得农民辛勤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同时,雨水使农民全身泥泞,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苦的同情。 颈联“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诗人对灾情进一步恶化表示了无奈,就像一颗药丸无法挽救风涛中的大浪,千顷稻田在风雨中低垂无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同时也展现了农民的困境。 尾联“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诗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天气能转晴,恢复往日的宁静。同时,诗人也怀念韩愈等关心农事、为民请命的官员,表达了对他们为民做主精神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稻田受涝、农夫劳作艰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农民辛勤劳动成果的关注和对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同时也表达了对韩愈等关心农事官员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风涛

    读音:fēng tāo

    繁体字:風濤

    意思:(风涛,风涛)

     1.风浪。
      ▶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
      ▶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诗:“曲江萧条

  • 稼穑

    读音:jià sè

    繁体字:稼穡

    英语:sowing and reaping

    意思:(稼穑,稼穑)

     1.耕种和收穫。泛指农业劳动。
      ▶《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